———控股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党建工会 >组织建设
一个以党建促发展的践行者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5-12-10     字体:[] [] []

-------康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绍康

提起国企改制发展起来的康浩公司,在保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作为一个本土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是什么让它在短短的九年里迅速崛起,并成为当地知名度很高的公司。究其根本与企业的当家人杨绍康和他的管理分不开。2004年,杨绍康接手公司后,继承了它的前身保山地区运输公司的优良传统,并将传统与现代管理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康浩特色的经营体系——那就是以党建为指导、以人为根本的管理模式。

杨绍康不但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退役军人,因此他将党员的信仰和军人的忠诚带到企业的发展中,他的企业在成立之初就具有了自己的灵魂,即康浩精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结合自己的创业历程总结出了具有康浩特色的五十六字精神,“以诚待人、凝聚人心、市场经济、公平正义、科学管理、依法经营、以人为本、爱岗敬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企业兴旺、职工富裕、社会稳定、国泰民安”。

在开展企业党建工作时,他是“领头雁”。他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他的企业里他带头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知道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支撑,发挥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搞好生产经营最有力的保障。他通过带领企业扎实开展党的保先教育,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新干劲。随后他紧跟党的路线,在企业中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感恩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开展了职工感恩教育演讲,职工五一感恩清洁活动,职工道德大讲堂等使企业上下形成一股和谐之风。

因为党建工作突出,为适应发展需要,2012年11月成立了保山首家民营企业党委,为民企党建工作提供了经验。为改善公交服务,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他配合上级党委政府先后开通了创先争优公交示范线和党群共建公交示范车,为建立文明公交奠定了基础。随后他又投资30多万元改建了600多平方米的“党群”综合办公楼,建立了280多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成绩突出,2012年6月杨绍康本人又被中共云南省委授予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8月,公司党委被中共保山市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通过抓党建工作,康浩公司实现了自身创新,发展了生产,做到了“发展强党建强、信誉优业绩优”,公司形象得到提升,员工面貌得到转变。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前面的路还很长,作为保山第一个非公企业党委,要做的事还很多。杨绍康和他的团队相信,凭借公司上下那种迎难而上、敬业奉献的精神,他们有能力让党的声音在企业传播,让党的旗帜在企业飘扬,他们有信心实现“康世德浩润泽盛世,隆运朝阳财源永昌”的宏伟目标。

杨绍康,一个民营企业的董事长,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拥有一个资产达2.2亿,从业人员近2600人的企业,他不仅是民企党建工作的领路人,同时也是保山民企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企业改革时,他是一个“拓荒者”,借着改革的春风,2004年他所在的企业进行了二次改制,他坚持公平、自愿的原则,不引导、不强制,通过股权自由转让,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成立了康浩公司,并当选为董事长。从这天起,开始了他崭新的人生,开创了康浩新的里程碑,“仁义厚德存浩气,诚信正义创康平”这是对康浩九年发展的最好诠释。九年来康浩的总资产从2004年改制时的2000多万元,负债1000多万元,净资产900多万元,递增到2013年的资产总额2.2亿,上缴税费递增到2684万元,职工年收入从8000元递增到2.8万元。几年来他的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双评双爱优秀企业”、“云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获得“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云南省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云南省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提名奖”和“保山市十大领军人物和十大新闻人物”等诸多称号。

康浩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杨绍康的正确决策,都体现了杨绍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他 “以职工为本”,换来的是职工 “以康浩为家”,康浩人把一腔热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共同把企业推向良性发展的轨道。改制时他接纳了原企业的全部职工,不但提高了工资,还以100%的参保率为职工缴纳五项社会保险;他和他的团队在云南省率先引进“压缩天然气”CNG汽车高新技术,对传统动力汽车,实行技术升级和新能源的推广应用,截止2012年,保山已有600多辆公共汽车、出租车和教练车改装为CNG汽车,充当了保山环保事业的排头兵。

对于退休职工,他始终遵循“孝行天下,共建和谐”的理念,不是退休后就将他们推向社会,而是把他们聚拢在企业周围,杨绍康在自己的企业中推行“六个老有”,成立老年党支部和老年协会,为退休职工成立一个“家”,为他们提供活动的地方,逢年过节都要举行座谈会并发放过节物资。杨绍康多次对老年人承诺“哪家有困难、哪家子女不孝都可以来找他”,退休职工也发出“身后有这样一棵大树,真是太幸福”的心声,为表达内心的情感,他们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几个老人的“第一”》的文章刊登在保山日报上,用他们朴实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及对企业的感激之情。

对于年青人,他采取听讲座、看碟片等方式,结合“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活动,组织员工开展安全知识、岗位技能、劳动法律等各类专题培训,倡导和鼓励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特别是以“员工和老板”为主题的专题系列学习讲座,更是受到了员工的欢迎,先后从一定程度上扩大员工知识面、提高员工业务素质。九年来,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涌现出来,在公司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在杨绍康的带领下,他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了,年青人有盼头了,老年人也有依靠了。

公司每一步的发展,无不经历风雨,每一步的发展,无不沐浴着党的改革开放的雨露阳光。因此,杨绍康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人民,感恩社会,感恩时代。这颗心也感染着公司每一个员工。在杨绍康的带领下,他们勇于承担各方面的责任。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2013年公司资产达2.2亿元,上缴税费2685万元。二是促进公平正义的责任。杨绍康除了为自身发展争取更加公平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外,也公平地对待社会其他群体,努力维护他人的公平权利与合法权益。三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和切实维护员工权益。四是感恩时代倾情回报社会的责任。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杨绍康带头捐款1万元,公司共捐款268276元;2009年保山遭遇60年一见的严重旱灾,杨绍康组织职工35910元。2012年,又为彝良地震灾区捐款5万元,党员、职工自发捐款18550元。2011年以来,捐资助学近10万元。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作为勇立改革开放潮头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杨绍康用行动践行着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他将继续用爱与责任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双赢目标。

上一篇: 用心建设打造职工之家
下一篇: 凝聚老年力量促进企业和谐